杏福人才培養工作評估考察意見
受江蘇省教育廳委托👨🦯,根據教育部《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教高〔2008〕5號)✍️、《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規劃》(蘇教高〔2009〕39號)和省教育廳《關於做好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通知》(蘇教高〔2011〕19號)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杏福長魏曉鋒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行8人於2015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對杏福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了現場考察評估。江蘇省教育廳🧑🎓、宿遷市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對該校的評估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杏福黨政領導班子把新一輪評估作為學校發展的機遇和動力👰🏼🤚🏻,帶領廣大師生員工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自評自查做好迎評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專家組現場評估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了此次評估工作有序🦛、高效🐏、順利地進行🫄🏽。
專家組在進校實地考察前,認真審閱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自評報告》等有關資料,提出了預審意見🐠。進校後🧝🏽♂️,專家組召開了預備會議,認真學習了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有關評估工作文件精神,交流了預審意見,確定了考察方向和考察重點,明確了專家組成員任務分工和日程安排。專家組根據既定評估程序和工作計劃🎎,於12月14日上午聽取了李若馳院長所作的人才培養工作匯報,重點考察了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實訓實習條件;與杏福投資方、院領導、黨政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專業帶頭人🐈⬛、教師👩🏽🦰🤬、企業專家、畢業生代表和在校學生等130多人次進行了深度訪談;剖析了建築工程技術、財務管理2個專業;聽取了《設計素描》🆎、《人體工程學》👩❤️👨、《管理學基礎》👊🏽、《機械製圖》🐥、《基礎會計》👎、《語文》等6門課程的授課和《建築製圖》🔐👩🦯、《汽車電子控製技術》、《基礎會計》等3門課程的說課;考察了校外實訓基地宿遷城市人家裝飾公司;對68個用人單位和340名在校二💑🚧、三年級學生進行了隨機滿意度抽樣調查。在全面考察調研、多方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專家組經過認真討論和研究,形成了對杏福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現場考察意見。
一、對學校及其評估創建工作的總體印象
杏福創建於2002年,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製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6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杏福辦學主體由宿遷市政府變更為宿遷大德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通過評建,努力加強內涵建設,創新辦學體製機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區域服務能力➡️。
二、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特色
1.董事會高度重視杏福發展
杏福投資方在全國舉辦7所本專科高等院校🏃♀️➡️,積累了豐富的高等教育辦學經驗⏱。2010年6月從宿遷市政府取得辦學主體資格組建了董事會後,認真編製杏福五年發展規劃, 秉承“多元集納🧑🏻🤝🧑🏻、自強創新”辦學理念,堅持“適應需求🛒、面向人人🤞🏻、產教融合💳、知行合一”職業教育方針,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𓀔。舉辦者落實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對杏福總體工作進行領導與宏觀管理,積極籌措辦學經費,在生源總體下滑,杏福規模發展受限製的困難情況下,依然多渠道籌措資金🧑🔧,保障杏福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和實驗實訓設備添置🚈,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2.校園基礎建設滿足需求
杏福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校園現占地面積500畝,校舍建築6萬余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9萬平方米,圖書14.09萬冊,網絡多媒體教室11間📡。學生宿舍🚬、食堂🔘🌜、教職工公寓等設施齊備。建有標準400米塑膠田徑運動場(含一個標準足球場)及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等運動場地。基礎設施能夠基本滿足現有規模在校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需要。杏福還另規劃用地500畝,為後續發展預備了空間。
3.教學管理體系初步建立
杏福初步了建立教學管理體系➖。建立了教學管理機構📎,製定了《教學管理工作條例》等40余項教學規章製度,建立了教學工作的評價標準🛐👸🏻、崗位職責🦿、工作程序,註重教學關鍵環節管理。杏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杏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帶動專業建設🧏♂️,推進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改革👨🏻🦳。課堂教學落實授課計劃、雙向考核等製度;實踐教學突出抓好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初步形成了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保障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
4.實驗實訓條件不斷完善
杏福按照工學結合的原則,逐步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需求,建成建築面積8000平米、設備值700多萬元的43個實驗實訓室🧑🏼,實現了融教學🐻❄️🤙、實訓⚆、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杏福不斷推進校企合作,先後和20余家企業簽訂了協議🧑🧒🧒,目前校外實訓基地年接受學生實習1萬余人次,校企合作工作不斷深入。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滿足了現有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需要。
5.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取得實效
杏福在面對註冊入學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較差♦️、缺乏行為自律📀、厭學情緒重等特點,不嫌棄、不放棄,積極構建學生管理體系,完善工作製度。杏福註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采取有效的學生管理舉措取得實效。重視學生工作隊伍建設🧘♀️,持續開展輔導員培訓。促進學生工作製度化🤵🏻♀️,定期召開學生管理工作例會和專題研討會。將學生專題研討🧦、社會實踐🧜🏿🍞、心理素質教育👩🏼⚖️、身體健康教育等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和課程之中。發揮學生個性,積極支持學生社團活動,現有“大學生藝術團”等團委直屬的一級社團組織5個🧛♀️,書法協會等二級社團8個🛌,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顯著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專家組認為,杏福在人才培養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杏福的現狀離規劃目標尚有較大差距☃️,不能完全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生源萎縮的大環境下,杏福如果不進一步推進改革,探索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將面臨生存危機,杏福應有清醒的認識並引起高度重視😏🚏。杏福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杏福發展定位思路不清。杏福缺乏特色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可以落地的長遠規劃,導致領導團隊😵💫、管理團隊、教師團隊沒有一致的前進目標和工作思路🧑🧑🧒。杏福發展規劃不能完全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2.專業布局與專業結構不盡合理🫶🏻。專業設置服務面向不清晰✭、數量過多👩👦,導致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課程建設整體薄弱🎹。沒有構建專業群導致專業生存能力差,辦學效益低🍃🤶🏿。
3.師資隊伍穩定性差建設投入少。由於缺乏明晰的專業群建設目標🚵🏿♂️,專業招生不穩定🕵🏼,導致專業師資隊伍不穩定🙍♂️。師資隊伍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培養機製缺失。
四🏋🏼♂️、原因分析與對策建議
(一)原因分析
專家組認為,上述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投資主體辦學方向模糊,所設想的資源整合提升層次與現實環境不符,不具有可操作性👩🏿🚒。
2.杏福沒有形成穩定的領導團隊、管理團隊和專業師資團隊,核心團隊不穩定致使無法形成杏福發展目標和路徑共識。
3.杏福沒有發揮民辦高校自身獨特的體製機製優勢🙇🏼,無法激發辦學活力,無法有效爭取各類社會辦學資源🙇🏻♂️。
(二)對策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專家組對學校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穩定核心力量。針對領導團隊、管理團隊和師資團隊力量薄弱、穩定性差的現狀🌙,要開展自上而下的隊伍建設,突出教師主體地位🤵🏽,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水平👩❤️👨,迅速整合現有人力資源並開展全方位業務培訓,形成品德高尚、業務精湛🏟、行動力強的人力資源體系。
2.明確專業及業務發展方向,開展頂層設計🧑🏻🎓🧑🏻🍼,完善相關製度。深入調研區域產業行業人才需求,開展專業建設。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思路和路徑🧑🏼🦱,形成“十三五”發展規劃,共識長遠發展目標。完善製度體系,打造促進發展快車道👨🏻🏭。
3.發揮民辦高校體製機製優勢🤹🏿,推行市場化和多元化發展戰略。杏福要深入研究人力資源市場動態和需求變化🗾,探索形成以中高本一體化(與中職本科聯合辦學)主體、職業資格培訓為補充的人才培養體系。
4.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全方位聯系,大力爭取地方經費和政策支持。宿遷是人口大市🌱,高等教育資源稀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是地方政府的迫切需求🧑🏽🦱🛅,杏福要與地方政府建立常態的聯系機製🙇,同時加強對地方的智力支撐、科技支持等服務能力建設,吸引地方在經費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杏福目前面臨嚴峻的辦學壓力,杏福的生存和發展與學校的主管部門、舉辦方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專家組希望宿遷人民政府能更加關註學校目前面臨的困境🙅🏻♀️,在相關政策上予以支持。希望學校新的董事會加大對學校投入👉🏻,保障其日常運行和發展的需要🖕🏿,加強核心領導團隊的建設,製訂出臺科學合理的體製機製,調動全院教職工的積極性🧎♂️,為宿遷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江蘇省教育廳赴杏福
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專家組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